60秒速览2024年一季度经济“成绩单”
HIT太阳电池组件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硅太阳能电池,是在晶体硅片上沉积一层非掺杂(本征)氢化非晶硅薄膜和一层与晶体硅掺杂种类相反的掺杂氢化非晶硅薄膜。
稳步推进太阳能电热发电首批示范项目。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6年光伏发电统计数据。
今年内计划安排光伏扶贫规模800万千瓦,惠及64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国新能源装机总量的增加,显示出国家调节能源结构的决心。所以就整个光伏产业而言,光伏领跑者计划将培育一批大型企业成为业内标竿,以此来带动产业内的其他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转换效率,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与发展。2016年上半年,在6˙30抢装潮的影响下,光伏行业呈现出大规模加速发展,装机容量突飞猛进。更加重要的是,在光伏领跑者计划全面开花的同时,明确的技术指标也对行业持续推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带动和影响作用,也正因为此,光伏领跑者计划项目在企业的选择上,也着眼于更具竞争力的企业。
能源互联研究者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和环境问题,走清洁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以石化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也成为导致雾霾等恶劣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光伏行业的最主要任务是扩大规模,十三五则将以推动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扩大多元发展和降本增效为主题,未来将进一步围绕发挥国家和地方补贴作用开展工作,全面实施竞争方式配置光伏电站项目,以促使成本持续降低。我介绍一下中海阳,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能源互联网为战略布局,专注于太阳能发电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创新和综合利用,是新能源领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业务包括光伏光热系统的集成,分布式太阳能无线充电站、核心设备制造以及太阳能与传统化石能源联合循环等几大领域。
因此,我相信中控、首航和我们有一样的心态,在这个行业中,我们做得越深入,越尊重光热,对光热越抱有敬畏之心。我认为在中国的塔式技术方面,中控有非常强的优势,因为它是做控制系统的,而对塔式来说控制系统是尤其重要的环节。招标后要进行项目评标,评标通常会有三家侯选企业,后期投标结束后会有中标通知、合同评审、签署协议等大致流程。央企是以招标为主,偶尔做邀标,而民企是以议标和邀标为主,偶尔也进行招标。
针对首批光热示范项目设备采购需要的主要内容,我主要分享的是槽式,槽式相对比较成熟,主要的几大系统包括镜场、熔盐系统、太阳能载热器、加热器、换热子系统和发电系统等等,这是对设备系统的需求情况。光热项目开发设备采购和供货,是整个示范项目开发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很多示范项目已经进入设备采购的流程。
采购部门按照市场变化随时调整采购的策略,根据不同的采购时间周期价格也略有波动。我相信一个认真对待投标方的企业,认真编标书的企业是真正对行业感兴趣并且能够认真做事的企业。但是,公开招标的劣势是投标人比较多,其资格和价值目标参差不齐,有可能出现价值差异比较大的情况,影响了评标的客观合理性,招标时间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对我们来说经过招标公示差不多一个月,再经过合同谈判,最快的项目也需要花两个月时间,相关工作也比较复杂、投入的时间也比较长,资金比较多。我们的反射镜产品获得多项国际权威认证,产品销售到海外。
采购技术标准确定后是招标或邀标,目前有一些企业采购公开招标的形式,也有一些企业采用内部邀标的形式,并没有太大的客观原因,主要还是根据企业自身不同的需求。下面我介绍一下几种不同的招标方式的优劣势。其中钢结构成本是最高的,占27%,也是根据我国钢的成本价格一直在浮动有很大的影响,会有所波动,所以采购方面要做相应流程的把控,了解供应链体系,要明确在什么时间点采购,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成本比例构成最大的里面,太阳能镜场反射镜、钢结构、真空管、导热油以及其他安装等等。
外置式吸热器聚光的效果,这是Gemasolar储热罐,冷罐和热罐,针对塔式的储热系统,之前也分享了光热电站成本的占比,很多人瞄准了镜场部分占比大,实际上镜场部分大部分是设备,设备的成本是很透明的。温度和装机容量也是影响因素,比如随着装机容量的变化,10兆瓦的熔盐罐和100兆瓦的熔盐罐设计肯定是不同的,使用多个熔盐罐成本比较高,使用单体熔盐罐,相对来说,技术风险就非常大。
大EPC也有自身优势,作为业主方,大EPC业主承担的风险比较小,但是EPC也要买设备的,从EPC处买的设备走到业主方,报价会有增加税金和管理费,这是仅仅提到单体价值成熟类的设备,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工期紧张情况下,业主和央企也有可能对特定供应商和EPC商采用直接议标的形式。这些环节都非常重要,是环环相扣的。
作为业主,首先要确定项目总包和分包的方案,在前期就要设计好,否则会导致一些重复性成本或者是遗漏,比如中广核的项目缺了总体协调,因此对业主方的能力考验加大了,而且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更多问题出现,业主方与设计方制定的技术要求和参数,进行招标和邀标,用量比较大或者单体价值比较高成熟的设备也可以业主直接采购和邀标。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引入国际一流聚光反射镜生产线的企业,分别从日本、德国和美国引进了全球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建成了亚洲唯一一条可生产槽式全系列产品的柔性太阳能聚光反射镜生产线,目前这个反射镜生产线能够量产而且是亚洲产能最大的。第二,邀请招标对投标人的资格和价值目标相近的比较重视,竞争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均衡,不会有太多的差异,包括技术实力方面的差异不会太明显,这有利于科学地评价实现需求目标;劣势是投标企业数量少,竞争开放度相对比较小,受招标人掌握的招标对象相关信息的局限性的影响,招标企业有可能对某些企业很了解,知道邀请哪些企业投标,对于不了解的企业可能未纳入邀标范围。采购的主要流程,首先是询价,是从卖方获得相应的资格,供方资格确认,获得供应商的报价书,有的时候针对小批的、资金量不大的直接采用询价的形式来完成本次采购,针对一些大的资金需求,尤其是光热涉及到的单项数量很大,就会有第二次合同谈判或者是邀标或公开招标,招标的方式,目前整体上流程是由采购计划、采购立项等过程,采购小组通常是由项目公司、技术部门、材料部门、决策部门等人员共同组成,共同确定采购技术标准,目前中海阳首次招标初步设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确定采购的技术标准。如何优化采购流程和模式,确保示范项目有序快速推进,同时推动装备制造能力升级,这是光热示范项目推进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首先,询价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节约了费用和时间,但是不会获得最有竞争力的价格,也不会获得有关市场技术最新的资讯,并且非常容易发生徇私舞弊的现象。
我们看到的是集热器支架安装的现场、集热器安装组装和封装,目前到了第三代,集热器的光热性能检测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西班牙在为我们做检测以及相应的图片集热器上做一些检测,整个的项目情况。刚才我们也提到20个示范项目供货期非常集中,这是对厂家的供货工作将有很大的考验。
一个非常出色的供应商应该有检测设备,如果没有权威设备检测的能力,那么制成控制质量将会出现重大问题。近日,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章颢缤针对光热项目开发设备采购和供货的话题进行了专题报告。
针对供应商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光热电站技术的复杂性,任何一项关键设备以及材料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电站的运行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稍微有一点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将对整个电站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中海阳采取招标的模式,也是基于对融资方和投资方的保障,因为我们是有股东的,作为上市公司,我们需要对股东有所交待,每一分资金流动都是经过市场公开的模式。
中海阳同时参编了国家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尤其在光热方面本着匠心精神和态度,耐心专注,坚持严谨一丝不苟,我们也坚持我们的战略和能力,专业敬业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提升,希望与光热产业同仁协同并进、助推光热行业的发展,谢谢大家!。这是2015年当时用的集热器及装备,目前获得的第一代的98.4%,应该是远远达到欧洲的标准,针对中国的项目,中国项目有很多环境的特殊性我们也做了相应的设计,能够具备更高的抗风性能,也完善了企业内部的技术规范,同时有现场组装安装等流程,光热系统集成现场照片。如图,现场安装的时候是大型的机械安装,定日镜的布置通常有几种形式,第一是扇形布置,这样可以节约土地;还有环形布置。吸热器方面,中科院使用的是腔体吸热器等等,外置式吸热器的全貌,一个100兆瓦的塔式设备,重量是2000到2500吨。
以下为章颢缤演讲全文:大家上午好,由于时间关系,我尽可能把报告时间缩短。另外,我们也积累了很多包括国外的槽式光热发电站的典型设计,也不完全是正方形,也有其他形状,国外的设计随着年限的不同,越来越新的设计出现,并包含新技术,因此我们也愿意和大家分享经验。
本次报告包括整个光热,因此塔式也略做介绍,塔式的关键部件包括吸热器、集热塔、定日镜、储热器、蒸汽发生器以及换热器等等。我们的主要技术优势包括聚光集热器、镜场系统集成和光热反射镜。
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目前来说,我觉得大家压力都比较大,因为有2018年前要完工的时间要求,大部分设备需求是非常集中的。我们技术优势包括集热器、槽式集热器的主要参数,目前使用常规最利于成熟化应用以及成本降低的模式
印度的太阳能补贴金预计将调降到每度低于4.00印度卢比(约美金0.06元),也因而成为印度最便宜的新能源。装机量超过500MW的地区分别是:坦米尔纳杜邦(1,591MW)、拉贾斯坦邦(1,318MW)、古吉拉特邦(1,159MW)、安德拉邦(980MW)、特伦甘纳邦(973MW)、中央邦(840MW)、旁遮普省(545MW)。根据EnergyTrend的统计数据,印度2016财年的装机量预计将达5.2GW,2016财年底的累计装机量则将超过8GW。不过,NMRE也表示,2016财年前九个月的装机量只有2,250MW;换言之,2016财年全年的装机量会来到5,250MW上下,其中3GW将在最后三个月完成。
调研单位Bridge to India认为,当中有约7.7GW可望在2017年完工投运;加计约1.1GW的屋顶型太阳能系统,整体8.8GW的年需求,将较2016年成长90%之多。而屋顶型系统也将反映75%的成长。
2017成长可期印度目前有约14GW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厂备案量。NMRE发表了直到2016年12月31日为止的国内太阳能装机统计数据,全国装机量达9,012MW,正式突破9GW大关;到了2016财年结束时(2017年3月31日),预计会成长到12GW左右。
而2017财年的需求预计会超过8GW,也将出现60%以上的成长。此外,8.8GW的装机量也将使印度超越需求走势疲软的日本,成为中国、美国之后的第三大太阳能需求国。